Qiuliang's Site

做一个独立思考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,打造谦逊和强大的内心

工作十年回顾:成长与平衡

时间总是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溜掉,不禁黯然神伤,在年末的时候能沉下心来花点时间梳理、思考,并能给自己这一年通过文字留下点什么,或许是件然并卵的事情,但起码会得到一点点心理的慰藉,这就够了。

2015一些重要的数字

  • 看完和正在看的书:9本(数字参考于豆瓣我读)
  • 发表的博文:5(个人博客)
  • 跑步公里数:53Km/11次(咕咚运动)
  • 陪伴孩子:基本每个周末都会陪伴
  • 陪伴父母:1次

一年过完,在这些不能带来经济价值,却又很重要的事情上,究竟花了多少时间。 显然除了陪孩子以外,其他数字少得可怜,先留在这里,等未来的某一天看到,并能起到如我所期望那样的一些作用。

工作10年回顾

这是一个有点伤感,又有点让人自豪的事情,工作已10年光景,人生中最热血、宝贵的青春投入到了一个叫“工作”的伟大事业中去,可工作究竟是什么,为什么要工作?在这样的一个阶段,我想停下来仔细思考一番,并以下面的几个问题来回顾总结一下我的第一个十年。

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?

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,工作和上班其实是画等号的,工作的意义也很简单,通俗一点就是养家糊口。于我而言,前十年的工作也基本是这样一种状态,每天上下班,每月领工资,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也跟收获基本成正比,因为有一份工作,让我在亲朋好友眼中看起来是一个正常的人,结婚、生子、买房等等,所有这些“工作”都功不可没,看起来似乎还不错,是吗?

前几天看了一些有关远程工作社区的分享,感触颇深,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:上班 ≠ 工作。深以为是,上班其实是一种被动的状态,多少有些无奈的感觉在里面,而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状态,工作代表着专业、专注,工作的时候你会全情投入,而上班却未必。看似矛盾,却又高度统一,当我感觉自己是在上班的时候,就会去想每天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如果感觉是在工作呢,就会心无旁骛,当完成目标的时候心里盛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。这样的状态是最理想的状态,可人终归有七情六欲、喜怒哀乐,不会总是处于最理想的状态,少量的“上班”而不是“工作”也无可厚非,只是你自己要承担这样的后果罢了。

作为某个社会分工领域专业的人,达成目标,并由此带来内心的愉悦和物质上的收获。这是我在2015年的答案,将来或许会有新的思考。

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?

除了工作,剩下的就是你的生活。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你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。但工作却不一定,或多或少都会去扮演职场上的自己。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,保持自律和规律的生活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平衡方式。周一到周五,固定的时间起床、吃饭、上班、睡觉,周末相对自由随性一些。这样的好处就是当你面对每天的工作时,不会因为一些其他事情而影响到你,工作效率和质量始终是稳定的,周末放松一下,陪陪孩子家人,工作暂时放在一边,也能得到比较好的休息。

坏处就是平时的生活会变得单调和匆忙,而空闲的时间如果没有用来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,也会有一些失落和焦虑感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自然也是有的,很认同去年朋友圈里转发比较多的一篇文章,大意是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,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些认真、庄重的生活态度。

我向来觉得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,这跟矫情无关,而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热爱,对幸福的敏感,乃至有时候它是一种结束,也是一种开始。

一个人也要认真的吃饭喝茶,遇到节日纪念日,更是要花点心思庆祝一番,这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,在我们每天单调和匆忙的工作中,加入一些生活的情趣和仪式感,就好像我们在吃面条的时候,加一点喜爱的辣酱,回味无穷。

每个生活在大都市的普通人,都会有一些焦虑感,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挑战自己,做更好的、更成功的自己,可社会就是这样,成功者只是少数,大多数人都如同你我一样平凡,我们成不了马云、马化腾,也成不了罗永浩、罗玉凤,那就还是降低自己的要求和欲望,做一个普通人或是旁观者,也没什么不好。

慢生活(英语:Downshifting),又称 慢活,是一种社会行为或趋势,其倡导人们摆脱对物质疯狂的迷恋,重过简单的生活,并减少“压力,加班,和可能伴随着它的心理代价”[1]。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[2],并专注于个人价值的实现,和建立人际关系的人生目标,而不是纯粹为了消费而追求经济成功。 –维基百科

需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技术人?

从事技术工作(软件开发领域)这么长的时间,很庆幸自己还保持着对技术、科技的热情,相信很多同行朋友也是一样的感觉,但技术的发展却又是日新月异,这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形成巨大的挑战,以下我总结了一些学习新技术的方法或是思考:

  • 一门新语言远没有你想象的困难,一天或是一周也许就够了
  • 技术生态圈很重要,学会语言不代表你了解相关生态圈
  • 官网文档是最权威的资料,需要最先看
  • github作为全球最大同性(chengxuyuan)交友社区,自然不容错过
  • 不要给自己设限,写java的也可以写python,写go的也可以写js,工程师也可以懂产品和体验,相信人的潜力无穷
  • 不可替代性是职场重要法则,无关技术,却又依托技术

当然还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教条,就不一一复述,这个话题如果展开,估计可以写成几个系列,先给自己埋个坑以后再填。

那究竟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技术人?

  • 在某几个领域有扎实的基本功
  • 保持对技术的热情,具备随时挽起袖子上战场的能力和魄力
  • 定期的算法/数据结构训练,保持这方面的感觉
  • T字形知识结构
  • 除了技术,要关注产品、经济和文化
  • 正确的引导新人,乐意看到新人快速成长
  • 在团队里具备技术影响力
  • 训练你的沟通能力,再进化到现场演讲能力

虽然自己认识到这么多,可还远没达到这个层次,除了修炼,无他。

这十年我对工作的认知,肤浅也好深刻也罢,都只是自我的一些思考。

阅读

传统意义上的阅读,我还是更偏爱纸质书,即使在现在电子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,2015年看的书不多,寥寥几本,印象比较深刻的如《从0到1》、《万万没想到》、《文明之光》,领域涵盖创业、思维和人文历史,也是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。

《万万没想到》算是一本比较另类的书,作者以一个科学家的严谨,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验来说明,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、常识,往往都是错误的,在面对任何一件事情或现象的时候,不要用所谓的常识和固有的经验来禁锢你的思想,也许你是对的,谁又知道呢?

在下半年的时候为了解决开车途中的无聊,开始大量的听两档脱口秀节目,《晓松奇谈》和《逻辑思维》,虽然都是靠听的,但我认为这也属于阅读的一种,毕竟上下班路上将近3小时的时间里,是可以听很多东西的,这两档节目的内容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干货和深度,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帮助。

正如逻辑思维2015跨年演讲中提到的,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看似欣欣向荣、繁花似锦的互联网媒体、自媒体,真正能带给我们有价值的东西,或者说接近于这个世界真相的东西,却是少之又少,或者说是信息噪音干扰太大,我们迷失在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,却找不到通往外部的出口。

通过阅读优质的书本和文章,是我们了解这个复杂世界最重要的方法。

停用微信朋友圈的思考

从十月底到现在为止,停刷微信朋友圈近三个月,除了确实因为太忙这个理由,我也想试试,生活会有什么变化。 其实是没什么变化。

失去了什么?

最近这一个月里,我错过了各位亲朋好友、同学同事、邻居、朋友的朋友、熟悉或不熟悉的人,你们的每一次分享,每一个动态。让人羡慕的旅行、萌宝、美食、美颜照。还错过了各种鸡汤、好笑或不好笑的段子、新闻、谣言、行业干货湿货。丰富多彩、五花八门,有如这冬日里的鸳鸯火锅。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用,有价值的信息很少能从朋友圈获取到,但少了跟好友们的互动,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
有失必有得,停刷朋友圈(不是完全不看,是可以集中某个时间段快速、整体的去看)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不会占用我们的一些碎片时间,工作和生活会更加专注,对于一些真正的朋友,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交流似乎是更有效和更能巩固关系的方式。对于真正想联系的朋友,少点几个赞完全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,不是吗?我们自然会通过见面、微信QQ、电话这些方式来建立彼此的联系,这种方式不是更好么。

继续前行

2016年已经开始,太多的展望并没有什么作用,坚持和踏实依然是我目前认为最简单有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,做好当下的自己,确保在写完这篇3000多字的总结后,在马上要进入到35岁这个以前觉得很遥远年纪的时候;在面对未来人类进入到更高效科技更发达的时候;在少数精英洞悉这个社会商业法则而大多数人还懵懵懂懂的时候,活得更明白、更滋润一些。

题图

《星夜》文森特.梵高于1889年作于法国。色彩斑斓的颜色对比,流泻、粗狂的画作手法,产生了强烈的星空流动的感觉,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。